发表时间:2025-11-03
试管婴儿要打很多针吗?这是不少即将踏上或正在考虑试管婴儿的姐妹们关心和害怕的问题之一。一想到每天都要面对冰冷的针头,许多人就望而却步。
虽然试管婴儿确实需要注射药物来控制和支持周期,但现代医学已经大大优化了给药方式,让整个过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一个完整的试管周期,从开始促排卵到成功验孕,总注射次数平均在 30 到 50 针左右。这听起来可能很多,但这些注射是分散在数周之内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可以自行操作的皮下注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试管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注射任务。
第一阶段:密集的“卵泡加油期”(促排卵阶段)
注射集中的阶段就是促排卵期,这个过程通常持续 10 到 15 天。在这个阶段,注射的目的只有一个:刺激卵巢,让多个卵泡同步、健康地发育。
促排卵针(约 8-12 针): 这是主要针剂,需要每天注射一次。好消息是,现在的促排卵药物通常采用皮下注射,针头非常细小,疼痛感很轻微,经过培训后可以在家自行操作。这大大减少了每天往返医院的麻烦和心理压力。
控制排卵针(约 4-10 针): 这类针剂包括“降调节针”或“拮抗剂”。它们的作用是控制排卵时间,防止卵泡在取卵前提前排出。具体用量和类型取决于医生为你选择的长方案、短方案还是拮抗剂方案。
“破卵针”/夜针(关键的 1 针): 这是整个周期中关键的一针,注射时间必须非常精确。它在取卵手术前 36 小时左右注射,目的是促使卵子成熟。
在促排卵的半个月里,你可能需要完成十几次到二十几次的注射。虽然次数多,但都是疼痛感较轻的皮下注射。
第二阶段:手术环节(取卵)
在取卵手术时,通常会采用静脉麻醉。患者会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手术,不会感觉到疼痛。虽然麻醉药是通过静脉输注,但这属于手术支持范畴,不计入日常的打针次数,也无需患者自己操作。
第三阶段:移植后“保驾护航”(黄体支持阶段)
胚胎移植完成后,为了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支持胚胎着床,需要进行黄体支持。这是整个试管周期中持续时间较长的用药阶段。
黄体酮注射液(14 针起): 这是传统的黄体支持方式,多为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相比,肌肉注射通常疼痛感较强,可能会导致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和酸痛。如果怀孕了,为了确保胎儿稳定,可能需要持续注射到怀孕 10 到 12 周。
其他支持针剂(不定): 部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移植后酌情加用其他针剂进行支持,但这并非所有人都必须。
好在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在有倾向于使用黄体酮的替代方案,如口服药物、栓剂或凝胶,将注射液作为辅助或备选。大家可以积极与医生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痛苦小的黄体支持方案。
应对“打针恐惧”的正确心态
一个完整的试管周期中,累积的注射次数确实可观,但请记住:
大部分注射是温和的: 注射量集中在皮下注射,可以自我操作,疼痛感轻微。
每一次注射都是值得的: 将每一次打针视为离成功“好孕”更近一步的标志。这些药物是卵泡生长的基石,是胚胎着床的基础。
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更人性化的药物方案,积极调整心态,你会发现这段过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1个联系人发来2条消息